1、水車
它是我國最古老的農業灌溉工具,在很多鄉村都還有它的蹤跡。它立于溪邊和河邊,造型美觀,質樸典雅。在轉動之時,水順著輪軸而下,增添了幾分流動之感。遠遠望去,宛如一幅寧靜的鄉村畫。
2、稻草人
曾經,稻草人是農田間驅趕鳥雀的偶人。它默默無聞,無私奉獻。而稻草桔桿焚燒,曾是秋季霧霾的“禍首”之一,如今,稻草人藝術讓稻草變成了寶。
稻田收割后,由民間藝人或藝術家。將桔桿制作成為一系列的稻草人藝術作品,巧妙地與自然融為一體,甚至有些村落還銷售稻草人工藝,在美化村莊的同時還能帶動經濟發展,陶冶農人藝術情趣。
3、磨坊
它是古時候用于把米、麥、豆等糧食,加工成粉、漿的工具。有風車磨坊、水磨坊、畜牧磨坊……現在很少能見到,即便是在鄉下。磨坊作為傳統農耕文化的一個載體,承載著濃濃的鄉土回憶。
以磨坊作為景觀,不僅是一個良好的景觀小品,更是一個有趣的體驗場所,在這里人們像過去一樣進行推磨,有趣且韻味悠長。
4、花樁
鄉村的花樁不像城市那么大費周章,它可能是一個樹樁、一個陶罐、一個廢棄的木桶、一輛廢棄的牛車……它可能站立著,也有可能調皮地倒下,但都不影響它的美感。
5、雕塑小品
鄉村的雕塑大多表現農耕文化,或者獨特的地域民俗文化。有傳統農耕的場景,有鄉村雞鴨豬狗等動物的特寫,也有子孫孝順的場景,祥和而親切。材料有木質的,也有泥塑的,也有石頭的。各種各樣,精彩紛呈。
6、景觀燈飾
鄉村燈飾十分能體現一個鄉村獨特的文化,有些地方喜歡用傳統的大紅燈籠,有些鄉村喜歡融入獨特的文化符號,如蘆笙、圖騰,打造具有辨識度的燈飾。還有以創意的方式,編制更是各樣的竹燈、木頭燈……不僅可以照明和裝飾,還能作為特色工藝品出售。
7、休憩小品
或坐落于民居院落前,或在親水平臺處,或是放置在田間勞作場所旁,就地取材,用當地木樁、石頭、陶罐等,簡單打磨加工,變成了一個個獨特的休憩座椅。
8、垃圾桶
垃圾桶也能是一個景觀小品?沒錯,特色的垃圾桶也能成為一道良好的風景。垃圾桶除了是保護環境,清潔衛生的工具。還是不可缺少的景觀設施。
鄉村垃圾桶設計需充分體現原生態的理念,材質大多選擇木質或者仿木材質,造型多種多樣,有普通樣式,樹樁形狀,有動物形狀,還有可愛的卡通形狀,還可以在上面繪制圖案來表現獨特的文化。
9、指示牌
鄉村旅游的指示牌不像景區,有那么多條條框框的限制,它是富有創意和充滿人文關懷的,除了材質上考慮防水防腐的基本要求,文字和內容可以進行符號化和創意化。它可以是充滿童趣的卡通形式,也可以是富有小資情調的清雅,它主要的的設計原則之一,便是體現人文關懷。